第103章 我本不該這麼累

-

對於應屆生和往屆生來說,學曆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資本,因為他們缺乏工作經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曆的作用逐漸減弱,更多的雇主開始看重工作經驗和個人能力。

遺憾的是,當學曆對我來說還有一定用處時,我卻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打螺絲,或者在辦公室裡打電話推銷股權,甚至在倉庫裡做理貨包裝的臨時工。

像這樣的普工的普通工作乾得再長,成長在哪裡?能力提升會在哪裡?

此後當我第一次因為我學得電氣自動化專業,簽合同後分配崗位分配到衝壓主機手的崗位,和我一同過來的,他們要麼是在機器後邊將衝壓後的鈑金件歸攏放在箱籠裡,放滿之後需要推到一邊換一輛空的箱籠繼續放,要麼呆在機器手的前麵,乾著放料或者收料的活,要麼去做質量把控的品管或者巡檢,這是更多的普通的選擇了。

當我意識到學曆還有點兒用處的時候,我就已經遲到了兩年多了。等我倉促入職富士康之後,拿著員一2100底薪打算隻乾半年拿過旺季獎金就走的時候,我才知道我那張本科學曆,可以讓我直接應聘技術自動化崗位,拿著至少底薪4000師一的資位,技術津貼和學曆補助方方麵麵的都可以拉滿,不管是提薪提資位都可以比生產崗位來得快的多,隻是這些是針對的應屆生和往屆生,畢業年限超過了兩年了,最好的途徑就是走社會的師級招募。

社會的師級招募除了看學曆外,更重要的就看工作經曆和個人能力了。

而當我真切認識到學曆重要性的時候,已經畢業了快四年了,工作經驗更是難堪的難以入目,對於我個人能力方麵我更是想了又想,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身上有什麼的長處,反而是處處都是缺點的。

就算是我自考經濟管理的本科,也是17年6月份纔拿到學曆證書,離我2020年7月20日入職富士康也已經快超過了三年了。

我能怎麼辦,就隻能得過且過了,還好因為從事富士康的生產生技崗位,還好遇到了十年難遇的員一直升員三的考試並通過了,還好我現在拿到的是員三底薪2750元的薪資待遇,並且個人還有技術津貼補助,對於員三這個層級來說,我的薪資待遇基本上已經滿配了,一週還隻出勤六天,對比以往的做狗做馬嗯日子,我還算是滿意的了。

並且我人也三十多歲了,就不想再去折騰了,就想著呆在富士康就呆到被辭退了,呆不住了就辭職回家去了,富士康的這份工作大概就是我打工人的最後一塊陣地了,陣地冇了我就退休回老家養老去了。

這些經曆讓我更加明白,生活中的選擇和決策,往往決定了我們未來的走向。

隻是我當時還在元創的車間閒逛的時候,我並冇有想到那麼多,隻知道這個雜工的崗位挺悠閒的,閒得我就鑽進模具堆後麵找個位置坐著看手機。

後來感覺躲不開領導的視線,我就鑽進負一層的垃圾房的角落,躺在麻袋上玩手機,玩一陣就爬著扶梯上去,轉一圈上個廁所就下來接著玩手機。

老曹有事的時候會給我打電話,有時候我睡著了冇迴應他就下來找我,找到我後一塊兒換模具或者拿著掃把搞一下衛生,不必太快畢竟是來消磨時間的,我就這樣的慢慢的似乎被養廢了。

我對此並未有太多的察覺,隻是安逸的日子過久,總會有些許的疲憊和懶散。然而老曹對此並不介意,他似乎很喜歡和我一起消磨這些時間。他總是在最需要我的時候出現,不論是我需要幫助的時候,還是我需要陪伴的時候。

有一次,老曹的工廠需要更換一批新的模具,他知道我對此有些瞭解,於是便在深夜給我打了電話。那時,我正沉浸在夢鄉中,迷迷糊糊的接起電話,聽到老曹焦急的聲音,我迷迷糊糊的答應了下來。然後老曹就如往常一樣,在我家門口等待著我。

我們一起走到工廠,開始了漫長而繁瑣的換模具工作。雖然工作有些辛苦,但和老曹在一起,我卻並不覺得疲憊。我們在工作間隙閒聊,他分享他的經驗,我分享我的看法,這樣的交流讓我感覺自己彷彿又找回了那份對生活的熱情。

在閒暇的時候,老曹還會拿著掃把和我一起打掃衛生。他並不要求我打掃得有多快,隻是希望我能享受這個過程,享受這種平淡而真實的生活。他說,生活就是這樣,不必急於求成,慢慢來,享受每一個瞬間。

在老曹的陪伴下,我慢慢的找回了對生活的熱愛。我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開始嘗試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老曹也一直在旁邊支援我,鼓勵我。他說,隻要我願意,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

就這樣,我在老曹的陪伴下,慢慢的被養廢了的生活開始有了新的色彩。我感激老曹,是他讓我明白,生活不是急於求成,而是享受每一個過程,享受每一個瞬間。在他的陪伴下,我找到了生活的真諦,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那天,我如往常一樣,帶著滿格電的充電寶和手機,踏上了上班的征程。早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我的辦公桌上,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

然而,就在工作漸入佳境時,手機的電量警告聲突然響起,像是一個不請自來的打擾者,打破了這份寧靜。我瞥了一眼螢幕,電量隻剩下20%,這讓我有些措手不及。

我迅速拿出充電寶,將它與手機連接。看著手機螢幕上電量逐漸攀升,我鬆了一口氣,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然而,就在我沉浸在工作中時,充電寶的電量也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當我再次注意到時,充電寶的指示燈已經奄奄一息,手機的電量也隻增加到了50%。

這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過於依賴手機和充電寶,以至於冇有注意到它們的電量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