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白愛卿

-

“對!就是他!”白婉柔毫無形象一屁股坐在地上,又哭又笑地說:“我娘找他鬨,他就把我們關進了冷宮!後來……後來……嗬!這麽多年以來,你以為他真的那麽寵愛我娘嗎?不是!他是去找我!他還給我個“柔媚”的封號,我娘說,他這是在報複我爹呢!

穆伯潛,除了皇帝,我還跟穆清風睡過!還被劉鄺猥褻!我就是那爛泥塘的爛泥,連我娘也不把我當回事,哪裏需要我,她就把我往誰床上送!”

她又掏出隨身不離的隨侯珠:“還有這珠子!它不是我的!這是白憲嫄的!她可憐我!給了我這個。可是我一點都不感激她!我恨她!我恨她!我最恨的就是她!是她搶走了本該屬於我的一切!我纔是白家嫡長女!我纔是……”

“好了!”穆伯潛把她從地上扯起來,“你喝多了!別說了!去休息會吧!”

他擔心白婉柔回去再繼續亂說,把白婉柔送到自己一塵不染的榻上去,讓她躺下。

白婉柔又喊了一陣,一會說她恨白憲嫄,一會說穆伯潛是傻子,漸漸失去意識,睡了過去。

穆伯潛看著她睡著的樣子,竟是純真中帶著深深的淒苦,心裏不由憐憫。

他家裏人未必知道她具體做過些什麽,但穆伯潛知道。他一度覺得白婉柔天性惡毒。但此刻方纔醒悟,這個世上許多行差踏錯者,大抵是受從小環境、生活際遇的影響……

……

這一年,贛南大旱緩解了,江左,四川等地又連下大雨,造成大麵積的洪澇災害,許多農民顆粒無收,陷入貧困。

最嚴重的地區,沿河兩岸大量房屋被毀,逃出來的人失去了所有,隻能沿街乞討,甚至有人生生餓死,有人易子而食,生存受到威脅,又滋生了大量搶劫偷盜事件……

地方將情況報到朝廷,皇帝下令發放賑災糧,撥款建臨時救助點,並讓有過救災經驗的楚王負責此事。

然而這時,北朝來信,嫁過去和親的桓伶公主,崩了。

楚王在朝堂上痛心疾首地請皇帝做主,說一定是被拓跋氏虧待而死。

皇帝含含糊糊安慰楚王,說北朝來書,說她是水土不服。又給楚王世子加了半級爵位作為補償。

……

“楚王是不是得到什麽信了?”白憲嫄問桓川。

桓川說:“應該是。桓伶是被拓拔歸虐打之後,我們的人趁機讓她投水遁走的。所以無論是北朝還是回來傳話的人,估計都會以為她是不堪忍受,投水自儘的。”

白憲嫄:“要不要讓楚王夫婦知道?要不然,他們對我們的怨恨肯定會更深。”

桓川搖頭:“他們越悲憤,北朝才越不會懷疑。告訴了他們,萬一他們不小心泄露出去,咱們安插在那邊的人,恐怕就會暴露遭到血洗。”

白憲嫄:“那就暫時先不說,等日後有機會了再讓他們相見。”

桓川:“嗯。”

……

國庫空虛,桓川信守承諾,拿了數萬黃金給皇帝用作賑災款。

然而這個災,非但冇有緩解,還愈演愈烈。邊城、川陝等地,相繼爆發了動亂。

北朝趁亂打劫,再次侵犯南朝,與邊城守備軍激戰,五天之內攻下了兩城。

皇帝這天在朝上管白鶴行叫“白愛卿”。

白鶴行當仁不讓,受封了大將軍,掛帥出征。

桓川請戰,皇帝考慮了一下,也準了。

有樓楚雁白憲嫄她們在,不怕兩人勾結謀反。

鄔宓大約是怕桓川再次立下戰功,這樣估計就連皇帝也不好意思開口讓桓夷做太子了,於是死纏爛打,讓皇帝給桓夷也封了個職位,跟著桓川一起去打仗。

當然,他帶了厲害的護衛,還有藥。

……

“鬆雲留守,其他人都會跟我去戰場。”桓川說,“我會定時通過我們自己的渠道,把訊息傳遞給你,隨時給你報平安。不要擔心。”

白憲嫄點頭:“我也會照顧好孩子,你放心去,不用掛心我!”

桓川:“那我先去前麵,召集他們說幾句。”

他轉身要走。

白憲嫄看他要離開,卻裝不下去了,一把拉住他的手臂。

桓川回身,白憲嫄撲上去抱住他:“我剛纔是裝的!能不能別去啊?我一天也離不了你……”

桓川冇回答,抱著她,親吻她,卻在她的嘴裏嚐到了淚水的味道。

他的動作溫柔憐惜起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憐惜。

……

鐵甲軍是南朝軍隊的鋼刀,有鐵甲軍全力以赴地抗敵,北朝軍隊很快被逼退,捷報頻傳。

尤其是桓川帶的一支特殊兵種,屢立大功,軍中一封接一封的戰報送到,群臣對太子越發信服,文士們對太子的讚譽五花八門,各種詩歌頌揚,說他是南朝的定海神針,南朝子民的希望和依靠……

白憲嫄看著那些收集來的詩句,眉頭緊皺。

“這是什麽意思呀?”呦呦指著詩句問采薇。

采薇看了一眼,說:“這句詩的意思是,咱們太子殿下是那絕世的寶劍,以前劍未出鞘,人們還無法確切看到他的光芒。現在寶劍出鞘,所向披靡,敵人聞風喪膽……”

呦呦喜滋滋地另外拿了一張:“這個呢?”

采薇:“這個是說……太子殿下英姿無雙,乃真龍降世,獨一無二的聖主。”

“咱們太子殿下就是這樣的!”呦呦說,“還是這些文人會說話!”

“呦呦!”白憲嫄皺眉說:“以後在外麵切不可說這樣的話!抵抗侵略,是軍中將士共同的功勞,尤其是那些英勇捐軀的戰士,他們都是每個家裏的支柱和希望,真正應該得到最高榮譽的,是他們!”

呦呦:“哦……殿下,是呦呦輕狂了!”

白憲嫄說:“采薇,我寫一封信,麻煩你親自交到伯潛公子手裏。”

采薇點頭:“是!殿下是要請他出手,遏止這種歌功頌德的風氣嗎?”

白憲嫄點頭,提筆寫信給穆伯潛。

幾天以後穆伯潛回信,說原本他還冇有注意到,經過白憲嫄的提醒,他發現,背後似乎有一股力量,在刻意推動著文人們的行文風向。

還有不知名的作者,為太子著書立說,其中彷彿親眼目睹了他在戰場如何智謀無雙,英勇殺敵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