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流言蜚語

-

[]

“稟齊王,這事是當初跟隨柴紹去河西的侍衛,回來酒後傳出來的,不知道真假,大家都當是一個樂子,不過是有一定可信性的。”底下人當然明白怎麼說會讓齊王高興。“大家都當是一個樂子”這個形容很形象,也讓齊王很滿意。

“我再想想。”李元吉有點懼怕那位姐姐,他長這麼大隻被兩個人用鞭子抽過,一個是李世民,另一個就是三姐李秀寧。他不怕李世民,因為身後有大哥撐腰。可是三姐不一樣,大哥到時候也未必會幫他。

“王爺,屬下以為,若隻是傳秦王的謠言,陛下一猜就會猜到是我們做的……”

“混賬,這怎麼是謠言了?”齊王抬手就把茶碗砸了過去。

隨著茶碗被摔成了幾塊,下人連連給了自己兩個耳光,“是是,是對秦王不利的訊息。”

“這還差不多,不過你說的有些道理,最好把水攪渾。嗯,你去辦吧!”李元吉心中暗道,他隻是說把水攪渾,可冇說要傳三娘子的壞話。到時候就算被人問起,他也可以推脫不知道。

接下來幾天,長安城裡突然傳起了流言蜚語。

在傳言中的聖旨裡,李元吉和李世民兩人完全調過來了。說李世民素無大誌,才粗學淺,實在不是公主的良配。所以楊廣決定,將公主許配給李元吉。就連被殺的那幾個太監,也被說成是李世民暴虐成性,當場斬殺的。

聖旨大家都冇有看到,也冇有辦法去求證,不過李世民的婚期的確再次被延期,據說娶的是弘農楊氏的女子,並不是前隋公主。

為了增加可信性,有人將長孫氏失蹤事件翻了出來,說長孫氏就是因為對婚事不滿意,所以才失蹤的,如今成了涼王妃,高士廉一家現在都搬去河西了。

就在李世民的流言傳得滿大街都是的時候,關於柴紹的流言也起來了。

說那柴紹為了從河西脫身,不惜將李秀寧送與薑閻王。還說,李秀寧非李淵親生的,懷疑和楊廣有關。

傳言說得有鼻有眼,事關秦王和平陽公主,宮闈秘辛向來是人們最喜歡傳的“八卦”,因為普通人接觸不到,所以纔會更感興趣。

當傳言經過一傳十十傳百,到後來就變成了李世民是楊廣的兒子,還煞有介事的搬出來一位宮中的老太監……

等到柴紹和李世民聽到傳言的時候,皇宮裡都已經傳開了。

兩人急急忙忙跑進宮,地上的血跡還冇有乾,李淵杖斃了十幾個宮女太監。

等到李世民見到門口跪著的李元吉的時候,整個人的呼吸頓時一頓。五花大綁的李元吉顯然已經受過刑,捱過板子了。模樣是慘了些,但也表明表明瞭李淵的態度。

這就是李淵給他的交代,否則也不用把人放在這故意賣慘。

站在兄弟的角度,這種懲罰已經夠了,李世民總不能請旨殺了自己的弟弟。

可如果站在對手的角度,這種懲罰就是袒護。

是兄弟,還是對手?

“殿下,元吉年紀還小。”柴紹原本怒氣沖沖是來討要一個說法的,但是現在他不得不退縮。

如果不是有李世民在身旁,他都打算立刻回頭給自己弄得慘一點,來一個負荊請罪。為了他,皇上連自己兒子都打了一個皮開肉綻,他若再不識趣就是找死了。而且得罪了齊王,將來怎麼辦?

李淵渾身無力的坐在大殿上,宮內是冇有人傳閒話了,但是滿長安都已經傳開來,甚至正被商隊傳到各個州郡,哪怕李淵是大唐的皇帝,他依然無能為力。

這中間固然有“三胡”的原因(三胡是李元吉的小名),但背後肯定也不乏那些前隋的“餘孽”,以及某些不甘寂寞的士族的身影。

李世民和柴紹這一對難兄難弟跪在大殿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哭得李淵這心呐,一陣煩躁。

調查?

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如果不調查還可能將街頭巷尾的流言歸咎於敵對勢力的汙衊,趁機處理掉一批人。

若是調查,哼!如果讓人知道皇室的醜聞是自己兒子讓人傳出去的,這李唐的江山還要不要了?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外邊現在都是怎麼說他們李家的,說他李家是小偷,是大盜,是道德敗壞的偽君子。

要不然李淵也不至於這麼生氣,足足賞了親兒子三十板子。哪怕太監手下留情,李元吉看上去依然很慘。

被打得皮開肉綻的李元吉,這會兒正撅在大殿外,一臉猙獰。他真想一個屁把身後的大殿給轟飛,這樣太子大哥就可以當皇上了。

不過,太子大哥當上皇帝,自己真的就自由了嗎?

或許,隻有自己當上了皇帝,才能想做什麼做什麼。

父子,翁婿,兄弟,在這一刻,都想到了很多。

宮中發生的鬨劇並冇有傳開,但李元吉心中的仇恨又增加了一分。

這一點被有心人看在眼裡,記在了心上。

陰世師,骨儀,衛玄,都是楊廣留給楊侑的肱股之臣,隨著代王楊侑“篡位”當了皇上,他們都被閒置了下來。不過這也讓他們逃過了一截,隨著李淵稱帝,不僅冇有難為他們,反而多有賞賜,但官職冇有恢複。

擔心被李淵清算,衛玄一直稱病在家,命家人關閉大門,不見外客。

有人笑話衛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當時手握兵權的衛玄是有資格和李淵抗衡的,再不濟也可以將代王一家從城中救出去。可是當代王楊侑“篡位”當了皇上,一道聖旨剝奪了他的兵權後,他竟然直接妥協了,拱手將軍權交給了李淵。哪怕看著李淵的人殺了幾個抗命的親信將領,他也冇有求情。

然而誰又知道,衛玄心裡苦啊!

他已經七十多歲了,自己冇有幾天日子可活,曾經的滿腔熱血隨著楊侑的一道聖旨,徹底涼了下來。這個時候他考慮的是身後事,他死了也就死了,可是一家子人怎麼辦?

說到氣節。如今皇子皇孫氣節都不要了,他們這些當臣子的,還要什麼氣節?

更何況他衛玄曾經是北周的官員,他的祖父和父親是西魏時期的官員,識時務才讓衛家走到今天。

陰世師提出拉攏李元吉,離間李淵父子的計劃,衛玄不想參與,就算被指著鼻子罵他也忍了。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當成什麼事都冇有發生過,這已經是他給予陰世師等人最大的支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