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天下糧倉

-

[]

天邊剛剛透出一絲朦朧的微光,敖山影影綽綽地立在那兒,看起來並不是很高,在那山的頂端,是一座土城,名字就叫敖倉城,敖倉城就是專為保護敖倉所建。

第五倫將身邊士卒集合起來,一共有三千七百餘人,其餘人在黑暗的大河上不知漂到哪兒去了。

第五倫道:“我本欲回軍洛陽,豈料天降大風,將我等吹到敖倉,豈非天意乎?我等如今已入敵境,周圍全是敵軍。但河間王的大軍正在汜水兩岸與敵激戰,與此地近在咫尺。隻要我等占據敖倉,不出幾日,敵軍冇有軍糧,必定大亂,整個河南郡將為洛陽軍馬占據,此乃上天賜與我等的大功業,諸君可願與我共建大功?”

古人都信天地神靈,第五倫的說法很能打動人。因為他們昨天上船時還好好的,突然就起了這陣大風,然後將將的就把船隊吹到這兒,要說這事兒也實在是巧。眾人都暗自裡嘀咕,莫非這真的是老天安排好的?

第五倫指著山上的土城,說道:“城中財物,任諸位自取,功成之後,所得賞賜,我分文不取,皆分予諸位,此戰有功者,我將列出名單,一一為其請求封賞,諸位欲得富貴,就在今日!”

這看守糧倉的活兒最是一等一的肥差,其中監守自盜,倒買倒賣,收受賄賂的事必不會少,這雖隻是一座土城,但裡麵肯定有這些糧倉蛀蟲的積蓄在內,搶了既能中飽私囊,又不觸犯不得劫殺百姓的軍法,何樂而不為?

將士們聽了第五倫的鼓動,頓時都來了勁頭,紛紛喊著要殺上山去,建立大功。

第五倫見軍心可用,立即率眾登山,敖山遠遠地對著大河,拔地而起,雖不是特彆高峻,但也是易守難攻之地。為了防止起火危及儲藏的糧食,山上樹木已被伐光,整座山顯得光禿禿的。

三千軍馬分成三隊,分頭上山,此時天已有些矇矇亮,第五倫本以為這麼一眼看到頭的地勢,敵軍會很快發現他們的蹤跡,誰知一直到了半山腰,山上還是冇有絲毫反應。

一直快到山頂,土城上纔有人叫喊起來,還冇等城內人從被窩裡鑽出來上城守衛,第五倫已率軍猛衝上去,也不用什麼攻城器械,幾把簡陋的木梯就把士兵一個個送上牆頭。

因山下還有外圍防線,大河邊還有港口,守城士卒根本冇想到敵軍會無聲無息地突進到山上來,因此防守得十分粗疏,又正值清晨眾人還在沉睡之時,城上守衛的人很少,完全擋不住洛陽軍的衝鋒。

洛陽士卒從裡麵打開城門,迎接第五倫進城,眾人一路殺進去,將城內敵軍殺得哭爹喊娘,見機快的當場跪地乞降,反應慢的便人頭落地,許多人還在被窩裡就送了性命。

半個時辰的光景,敖山城內大局已定,第五倫率軍清理殘敵。可他的士卒們更樂意清理敵軍的財物,一番亂鬨哄的劫掠之後,士兵們個個腰包裡鼓鼓的。那守城的孫校尉搜刮許久,積攢了很多錢財,到頭來都便宜了他人。

第五倫知道此時纔是最凶險的時候,因為天已大亮,隨時會有人反攻上來。他立即下令緊閉城門,搬運器械,修補城牆,準備堅守敖倉,同時派人乘船逆水去劉茂大營送信求援。

冇想到派出去的人很快跑了回來,稟報說渡口已經出不去了,因為一早入港了一隻船隊,是敵軍來運糧的。

第五倫本來在渡口留了數百人守衛,可是來的船隊有許多護衛,渡口的洛陽兵露了餡,雙方開始接戰,洛陽兵占據岸上的優勢,殺傷了不少敵軍,可是敵軍數量遠遠多過他們,等到慢慢地登了岸,數量上的優勢開始顯現,洛陽軍便有些抵擋不住,隻好且戰且退,向敖山退卻。

第五倫親率士卒從山上衝了下去,士氣正盛的漢軍像猛虎一般,一通砍殺,將敵軍都趕下河去,落水者不計其數,有的被船上同伴救起,有的溺水而亡。

敵船衝出渡口,卻不肯就此退去,隻在外麵大河河麵上逡巡,將渡口出入口封得死死的。

第五倫本想據住渡口和敖山兩處抵擋敵軍,思來想去,覺得渡口地勢較低,若像這種押運糧草的兵將從水上過來,還可以對付,若是軍馬從陸路來,渡口就真的很難防守。

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渡口處放了一把火,把那些房屋、設施以及存糧全都燒成灰燼。然後率領他的全部手下上了敖山。

第五倫下了決心,什麼也不管了,就守著這山頭等劉茂的大軍了。

敖山麵朝汴水,背後是三皇山,山勢相連,像是一個人伸出兩隻胳膊,從背後將敖山圈在懷裡。

如果三皇山都由第五倫守衛,敖山的安全自然就不用愁了,可惜不是。

第五倫在敖山頂抬眼四望,便能見到東、西麵的遠山處各有一個軍營,想必裡麵的軍隊是防備陸路敵襲的。可惜他們從水路來,這兩座軍營全冇有發揮作用。

可是眼前,這兩座軍營卻將他們的陸路出路堵死了。再加上外麵的敵船堵住了渡口,如今他們真個是四處隔絕,守著一座孤山,四處都是敵軍。

好在山上就是糧倉,有的是糧食,他們三千多人就是住上幾年都不會斷糧。

第五倫讓士兵們都吃得飽飽的,說道:“吃飽了飯,就要準備廝殺了,這麼一座建在山頂的土城,敵軍要攻都得貓著腰爬上山,再仰著脖子來攻打,隻要咱們不像原來那群廢物似的隻知道睡覺,任誰也打不下這敖山城!兄弟們,隻要我等守住敖山城,活著回去,便都會有大好的前程!”

士卒們被第王倫鼓動著攻下土城,大搶了一通,一下子都成了有錢人,但還是要守住敖山,保住這條性命,否則恐怕有錢也冇命花。

此時有人來稟報,東、西兩座軍營都有兵馬出動,看樣子人還不少,怎麼也有兩萬人的樣子。

第五倫道:“無妨,兵法雲十則圍之,咱們有三千多人,怎麼也得來三萬人才能包圍,兩萬太少了!”

他吆喝著士卒們起來乾活,將山上武庫打開,取出弓弩器械,分派人手,分頭守住各處,這邊忙碌得差不多了,敵軍也到了山腳下了。

敵軍從四麵開始爬山,因離得過遠,守軍隻能靜靜地等著,一直等到敵軍進入射程之內,第五倫一聲令下,所有弓弩一起發射,一時箭矢如雨,落入敵陣,頓時射倒了一大片。

在密集的箭矢打擊下,有的敵軍掉頭就跑,想要逃回山下,慌亂中卻把後麵的人撞倒在地,一起向山下滾去,攻擊的敵軍隊伍一陣混亂。

第五倫大笑道:“這軍隊也太過無能了,這樣的敵軍再來十萬也不怕!”

這時山腳下的敵軍亂鬨哄的重整隊形,在將領的大聲催逼下,又開始爬山,這一次有將領親自帶隊督戰,果然效果大不一樣。

在進入敖山城的射程之後,在箭矢的打擊下,又有人想掉頭逃跑,被督戰的將領砍翻了幾個,便再不敢逃了。將領穩住了陣勢,催著敵軍加速向山頂衝鋒。於是,對第五倫真正的考驗來了。

在幾輪箭矢過後,有敵軍已經衝到城牆之下。這時城內的弓弩兵後撤,前麵的主力變成了長兵,他們以長兵器在城上固守,有人樊爬城牆,他們上去便是一戟,將之捅落在城牆之下。

在長兵的身後,弓箭手依舊不斷開弓拋射,將箭矢不斷地射向天空,箭斜飛向上,抵達頂點後開始向下降落,可以對後麵的敵軍形成有效殺傷。

洛陽兵依靠著土城,遠程以弓弩,近戰以長矛大戟,殺傷了大量的敵軍,打退了敵軍的數次進攻,此時山坡上已經是死屍遍地,慘不忍睹,敵軍從將領到普通士兵,上上下下都十分沮喪,不管督戰官如何催逼著進攻,也冇有人肯再上前了。

經過一天的攻擊,敵軍冇有絲毫進展,隻好退去。第五倫將士兵分成三組,日夜輪換值崗,絲毫不敢怠慢。

第二天,敵軍又來進攻,但是攻勢還比不上第一天,自然也不能攻下,就這樣,敵軍攻第五倫守,雙方連戰了三天,敖山城冇有絲毫損傷。

此時河南郡的戰事正陷入膠著,建世漢河間王劉茂藉著洛陽大勝的餘威渡過了汜水河,而建武漢征虜將軍祭遵和強弩將軍陳俊則退保滎陽,背靠汴水,構築新的防線,雙方在汴水一線重新開始對峙。

在河南郡南部,與潁川交界之處。潁川太守來歙敗退之後,屯兵新鄭,抵擋鎮東將軍王虎的兵馬。

河南之地烽火遍地,劉鈺將建武漢攔腰切斷的構想正處於開始階段,彷彿是刀剛入肉見血,還未深及硬骨。

駐軍滎陽的征虜將軍祭遵正在城中休息,突然得到一個驚人的訊息,一枝敵軍順大河東下,從水上入境,攻占了敖山城,他們賴以維持補給的敖倉竟然丟了!

祭遵隻覺腦袋嗡地一下子,像是要炸開一般。敖倉對他的大軍太重要了,如今幾乎整個河南郡內的兵馬都依靠敖倉維持,敖倉一丟,意味著他們過不了多久就要麵臨斷糧,那也就意味著十幾萬大軍的崩潰!

他立即和強弩將軍陳俊商議,陳俊道:“我等守滎陽,就是為了保敖倉,敖倉一丟,我軍難以為繼。如今軍中隻有半月之糧,必得儘快奪回敖倉方可。”

祭遵道:“好在敵軍隻是占據了大倉,彆處小倉並未落入敵手,隻是小倉之存糧頂多也隻能支撐大軍一月所需。”

敖倉是一片很大的區域,以第五倫占據的敖山為中心,周圍山間也有小倉,還有一些中轉倉,臨時也有存糧,因此祭遵等人還冇到立即斷糧的地步。

陳俊道:“請將軍在此與敵周旋,我即刻帶兵去敖山,說什麼也得把敖倉奪回來!”

二人商量定了,以水軍封鎖敖倉外麵的大河水麵,由陳俊帶兵馬回敖山,去搶奪敖倉。

陳俊立即領軍出發,當天就抵達敖山腳下,立即召見東西兩座大營的校尉,問了敖倉丟失的情景,以及兩軍攻打土城的戰況,之後厲聲道:“爾等身為敖倉守將,敵軍夜間摸上敖山竟絲毫不知,丟失糧倉後又不能立即奪回,使大軍有斷糧之危,罪不容恕,來人,推出去斬了!”

不顧兩個人的哀求,陳俊將兩名校尉全都斬首示眾,他帳下將領都噤若寒蟬,不敢多說一句話。

之後陳俊率軍將敖山團團圍住,日夜攻打,第五倫率三千餘士卒拚死抵抗。雙方戰況十分激烈,陳俊軍攻勢很猛,一度用撞木將城牆撞出了一個兩丈寬的缺口,敵軍正要湧入,卻被第五倫親持長矛,率一隊長兵死死地堵住,漢軍以自身為牆,將數十枝長矛挺在身前,缺口處好像突然長出了幾十條長刺,讓人不能前進。

第五倫呐喊著率長兵前進,突出城牆,長矛一挺,他的身前便增加一具屍體,幾步路走過去,已刺死了數人。這一隊長矛兵簇擁著第五倫向前,將敵軍一點點逼得後退,直至趕下山去。

陳俊在山下見了,驚道:“此何人?竟如此勇猛!”

之後幾天,雙方圍繞這個缺口展開了反覆的爭奪,隻此一處兩丈寬的城牆,雙方的傷亡竟高達數百人。

第五倫命令將敵軍屍體堆積於缺口之處,堆的密密麻麻,一夜之間竟堆出了一座厚厚的人肉牆來。

陳俊見了大怒,誓要奪回敖倉,將第五倫千刀萬剮。於是兩個人便又開始在這一道土牆上角力。

當第五倫在敖山堅守之時,滎陽城外的河間王劉茂還在為他的下落憂心。

那一夜南風大起,將第五倫的船隊吹散,有人幸運地回到了自己人的隊伍裡,有人淪落到敵占區。在劉茂的大營中,有士兵斷斷續續地歸隊,卻一直冇有第五倫的訊息。

過了半個月之久,忽然有幾個士卒自汜水河溯流而來,上了岸進入成皋,之後又從成皋直奔劉茂大營,說是有第五校尉的訊息稟報,劉茂立即親自接見。

原來這幾人是第五倫的手下,渡河時幾人在同一條船上,當時第五倫率先從大河拐向汴水,進入渡口,這幾名士卒在大風吹拂下卻冇有操控好船隻,被風吹得錯過入口。

幾人折騰到天亮,纔將船隻掉頭,此時渡口不經進不去,押糧的敵軍在第五倫的打擊下撤到船上,幾個洛陽士卒嚇得趕緊躲開。

幾個人東躲西藏,靠著行軍時隨身的乾糧度日,終於找到機會逆流而上,輾轉進入了汜水河,到了成皋。

劉茂聽說第五倫進了敖倉渡口,心道:“莫非他竟是占據了敖倉?或者已以身殉國?無論如何,我都要派人去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