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夜襲渡口

-

[]

王校尉一覺睡到大天亮,起來吃了早飯,就要張羅出戰,烏米說道:“校尉是山裡的猛虎,但猛虎也不用時時捕食,請校尉稍安勿躁。”

他拿出一份帛書道:“征北將軍有手令在此,王校尉看看!”

北麵戰事小皇帝已一體委托給征北將軍田況,此時王碩也要接受他的節製。

王校尉接過帛書,瞪大眼睛看了半天,突然嘿嘿一笑,說道:“這裡麵的字我竟然認得十個!”

烏米哈哈大笑,拿過帛書,說道:“征北將軍有令,命我固守待援,援兵抵達之後,命我等一道固守芮鄉,不必與敵急戰,待敵軍拔營欲走之時,留兩千人守城,其餘軍馬儘起尾隨擊之,擊潰敵軍之後,直撲汾陰渡口,與田將軍會師。”

王碩茫然道:“征北將軍不是在臨晉嗎?”

烏米道:“等到那時,想必將軍已到了渡口。”

王碩道:“我知道,這叫暗中突襲,丞相入關時就這樣兒,洛陽那兒幾十萬大軍等著我們上門廝殺,丞相卻隻派了一支疑兵,假裝要攻城,把他們嚇得悶在城裡,動都不敢動,而我們卻從陸渾關繞過洛陽,一直奔到函穀關,一下子就把他們打懵了,真是痛快啊,哈哈!”

“想必是如此,我等隻需遵守軍令就是。”烏米對田況是服氣的,既是他的長官,又是他半個師傅,對於田況的命令,烏米無有不從。

“這下好了,要一下子搗到他們的老巢去了。”王校尉興奮地搓著手,忽然眉頭一皺,“不,不好,這仗看來幾個月也打不完,回不了家,老子要餓死了!”

“吃喝食用之事,王校尉不必憂慮,要驅趕猛虎上戰場,怎麼能不將它餵飽呢?”

“不,你喂不飽我。”王校尉依舊滿臉愁容。

征北將軍田況的大旗尚在臨晉城頭飄揚,他本人卻已到了大河西岸,他蟄伏臨晉一個多月,每天隻是練兵,慢慢將部眾消化整理,等到覺得時機成熟,便留下萬餘人守城,親領一萬精兵,於深夜出城,不向北迎敵,反而向南繞行,避開公乘歙和鄧禹的軍隊,兜了一個圈子,向東抵達大河邊上,之後便一路北上,直撲鄧禹軍渡河時登陸的渡口。

此時鄧軍負責渡口防護的軍師將軍左於正在圍攻芮鄉,渡口守兵必定薄弱,而田況的兵力也不十分充足,因此他冇有支援芮鄉,反而命烏米堅守,等待鄭縣援兵,自己卻親率大軍長途奔襲,兜了個U形的大圈子,正是要讓敵軍出乎意料,打一個措手不及。

距離渡口還有三十裡,田況下令大軍歇息,不準起火做飯,隻就著水吃了些乾糧,填飽了肚子,也不紮營,隻在原地或坐或臥,就地休息。

等到天黑,田況一聲令下,大軍起行,馬銜環,人含枚,連火把都不舉,隻就著月光,順著河岸一路向北,好在道路並不險峻,隻須小心不要掉下河岸即可。

士兵們一個跟著一個,小心前進,冇有人喧嘩,隻有嚓嚓的腳步聲和馬的鼻息聲,馬蹄都包裹了粗布,敲在地上悶悶的,一點冇有平時清脆的聲響。

一刻不歇地走了大半夜,眼望著遠處的河麵上黑乎乎的一片,不像彆處那麼發著亮光,再走進些,依稀看出都是船隻,密密麻麻地排滿了河麵。

而在不遠處的岸上,到處是黑幢幢的房屋和帳篷,一眼望不到頭。幾盞燈籠發著微弱的亮光,有士卒抱著戟矛,歪著身子打瞌睡。

渡口到了。

田況聽到哨探的報告,命令隊伍停下來稍待片刻,歇歇馬力,人也恢複些精神,攢攢力氣。士卒們心中都有些緊張,眼看著大戰在即,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手卻暗暗地攥緊了手中的兵器。

騎兵當先,步兵隨後,隨著一聲令下,好似大河決口,奔湧而下。

渡口哨兵拄著長戟睡得正香,忽然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大地彷彿都在震動。他睜開惺鬆的睡眼,茫然四望,卻見一道道黑影撲了過來。哨兵大驚失色,張口叫道:“有敵。。。”

一道寒光閃過,他張著嘴倒在地上,那冇有出口的“襲”字也冇了蹤影。

數百精騎狂風般衝進營地,將敵軍士卒殺死在睡夢之中,他們的身後是潮水般的步卒,將整個營地淹冇其中。

士卒們從睡夢中驚醒,黑暗中找不到衣服和兵器,一個個像冇頭的蒼蠅一般,震天動地的喊殺聲更讓人心驚肉跳,等到衝出帳篷,立時迎麵捱了一刀,其餘人見了,更嚇得魂飛魄散了,也冇心思再戰,隻是四處亂躥,尋找出路。

有將領大聲吆喝著,指揮手下集結起來抵抗,士卒們這纔有了主心骨,紛紛奔了過去,一會兒便聚了百十人,剛成一點氣候,一隊騎兵奔過來,立時將其衝得七零八落、不成陣勢。

田況著力提拔了幾個勇將,有石裡塢的悍匪,也有臨晉地方的豪傑,他們每個人都帶著一隻兩三百人的小隊,按照征北將軍的命令,專門向士卒聚集處衝擊,遇到有將領召集士卒,便立即上去將其衝散,絕不使其陣勢壯大。這一招十分有效,渡口的守軍一直處於散亂無序的狀態,在這場夜襲中自始至終冇有聚集起來,根本冇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左於帶走了大半守軍,防守渡口是新調來的河東郡兵,不到三千人,在一萬人的突襲下,冇多久便土崩瓦解了。不一會,一箇中年男子被推到了田況麵前,卻是渡口的臨時守將,軍中祭酒李春。

李春髮髻散亂,神情沮喪,見了田況一言不發。

田況問道:“對岸汾陰渡口是誰在防守,有多少守軍?”

李春沉默片刻,說道:“敗軍之將,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田況一笑,拔出刀來,擱在他的脖頸上,將其下巴挑起,說道:“死之一字,說之易耳,然李公果能從容赴死否?”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