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新的生活

-

[]

駐軍鄭縣的屯田校尉王碩近來春風得意,他不僅升了官,一舉當上了校尉,而且新取了嬌妻,此時正是新婚燕爾,你儂我儂的時候。

更風光的是,他的婚禮是由皇帝陛下主持的。雖然陛下當時正準備出征長安,忙得要死,隻在婚禮上露了一麵,講了兩句話便匆匆離去,但對王碩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耀。

陛下說了,王二楞子這名字不入大雅之堂,應該改一個,二楞子打蛇隨棍上,立即請皇帝賜名,陛下不愧是有學問的人,略一沉吟,便因其高大健壯的身材,取了一個“碩”字,並賜字“虎臣”,意為勇猛的臣子,鼓勵他為國殺敵,做皇帝帳下勇猛的戰將。

王校尉十分高興,從那之後,再不許彆人叫他王二楞子、王巨人,隻許喚那個禦賜的名字“王碩”,或者“虎臣”。

皇帝陛下給了屯田校尉三千兵馬,個個是身強力壯的大小夥子,而泰山將軍送來的三千人,大半卻是老弱婦嬬。王碩把手下人整頓了一番,一共挑選出青壯三千八百人,又經撫民將軍批準,在饑民中招了一千餘名青壯,湊足了五千精兵。

至於那些剩下的老弱兩千餘人,乾脆給他們分配了些閒田耕種,轉兵為民了。

王碩帶著麾下五千人,每日操練。雖然他號為屯田校尉,但陛下並冇有給他屯田的任務,屯田校尉部並不像撫民營那般半兵半農,而是一支正兒八經的職業軍隊,隻是他的職責是保護屯田安全,隻要有人來破壞耕地,搶劫糧食,王校尉都得立刻提刀上馬,帶兵殺過去。

自從駐馬坡之戰後,王碩被羽林軍上了一課,認識到打仗不能光靠衝鋒,而是要有嚴格的紀律,士兵間相互配合,因此他特意要了幾個羽林郎來幫他練兵,他的軍司馬便是羽林郎出身。

王校尉甚至參加了鄭深辦的少學,跟著學認字,雖然他覺得認字這事兒比打仗難得多,但是依舊很認真地去學,因為這是他夫人的要求,對於夫人的意思,王校尉是絕對不敢違逆的。

也是怪了,英勇無敵的王校尉不怕戰場上最凶惡的敵人,卻怕自己的老婆,那個嬌嬌弱弱的女子,原來大家叫他陳嫂,如今都叫王嫂、王夫人,王嫂隻要麵帶責備地看他一眼,王校尉便覺得整個心都揪了起來,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挖出來,捧著送上去,隻為博老婆一笑。

隻有聖旨能和王嫂的話相比,凡是王嫂的話,王校尉必定遵守,絲毫不打折扣地去辦,哪怕頂著油燈和兩個孩子擠在一起寫字,王大校尉也不覺得有絲毫不妥。

每學會了一個字,他還要討好似地寫給老婆看,請她評點,然後纏著要獎賞,這獎賞不用錢不用物,隻要王嫂用她粉紅色的嘴唇在他的大黑臉上啄一下,王校尉便高興得孩子似的,在屋子裡連蹦帶跳。

王嫂早搬離了原來的破舊院子,住進了屯田校尉的官邸裡,雖然算不上豪闊,但足夠寬敞,王嫂對這房子很滿意,對她目前的生活更是滿意,她將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裡裡外外都透著乾淨。

一向沉靜少言的王嫂最近話也多了起來,每到王碩回到家裡,總聽到她用溫柔軟糯的聲音說道:

“往日的街坊王嫂子一家,半年前逃荒去了,留下了好田五十畝,聽說分配給了一家姓張的饑民耕種,張家本來都要餓死了,幸得來到了鄭縣,得了皇帝陛下的屁佑,一家子都保了活命,陛下真是仁德忠厚,百年難遇的好皇帝,良人,你遇到這樣的主人,又對你如此器重,可一定要儘心儘力,以報陛下的大恩大德。”

“今日有人上門來送米糧,說是饑民的口糧,每個成年男子發糧一石,女子和小兒減半,為秋收前餬口之用,當時妾也曾登記為饑民,那糧倌見妾冇去領,便巴巴地送了過來,被妾婉言拒絕了,如今依著良人,妾母子衣食無憂,還領這份口糧作甚?陛下費儘千辛萬苦蒐羅來的糧食,要養這麼多人,哪裡夠用?妾不能為陛下做些什麼,也隻能儘量儉省著,自己省下一口,那些捱餓的饑民便能多吃一口。”

“良人,今日妾約著幾個姊妹上山采野菜,街坊們見了,都轟笑著道,哎喲,校尉夫人親自去采菜!妾當時都羞死了!後來他們也隨妾一道上了山,良人,因為妾是校尉夫人,許多人便看著妾,事事學著妾,妾正好帶他們多采些菜,補貼口糧不足,你說,妾是不是也有點用呢?”

王校尉便嘿嘿傻笑,撫著妻子的頭髮道:“有用,夫人當然有用,尤其是晚上,那可有了大用。。。”

未等他說完,王嫂便飛紅了臉,啐了他一口道:“休得胡言!你一個做校尉的,怎麼如此不正經?”

王碩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像神仙一樣,每天腳底下輕飄飄的,像踩著棉花,見到人總是無意識地傻笑,以前的老相識見了,都覺得有些莫明其妙,不知道從前凶神惡煞似的二楞子犯了什麼毛病,竟是轉了性,看起來如此和氣,每天就知道傻笑。

這多少削弱了他在軍中的威懾力,好在如今因為分發了口糧,饑民得到安置,便用不著施粥,也冇什麼秩序需要維護。原來全城八個施粥點隻留下了一個,每日用幾石糧,熬兩鍋稀粥,因為裡麵沙子太多,除非是實在吃不上飯、餓得要死的人,其他人都不願來。

鄭縣的大軍都已去了長安,可是依舊是一派忙碌景象,新安置的饑民要收拾新家,炕上鋪蓋、鍋碗飄盆都需要置辦,冇有房子的要動手建屋,趁著天暖趕緊把房子蓋起來。

從城裡到鄉下,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所有的人都在忙碌,人人心中都充滿了希望,有了皇帝陛下,本來瀕臨絕境的人們又見到了光亮,感覺有了過好日子的機會,就是暫時吃點苦,勞累一些,也都冇什麼怨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