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跨越千年的棋局:落子無悔(14)

-

寒風刺得骨頭生疼,古珩扯著韁繩,希望這馬兒再給力些,跑得再快些。

他的臉上有一道飛箭擦麵而過的傷痕,因正在經曆一場逃亡,他呼吸急促,胸口連著喉嚨的部位十分劇痛。

古珩瞥了眼身後同樣縱馬的一行人,將人帶馬全部引進了深林,他從馬背上翻滾下來,順勢藏進了一處茂密樹叢中。

等馬蹄聲消散,才大口喘氣地站起身子。

這個地方離七嶺城還有二十幾公裡,古珩拿出懷中的北疆地圖,仔細檢視,爭取明日天黑前,見到南笙。

想著,他收好地形圖紙,揮劍在樹上刻下記號,繼續往北麵走去。

忽然,地麵開始晃動,林子裡樹葉劇烈抖動的聲音“嘩啦啦”響起,飛禽走獸均到處逃竄,恐慌悲鳴一聲接著一聲。

古珩強撐著身體搖搖晃晃地走到空地,被地麵劇烈的晃動摔在地上,找到平衡感後他才抬頭看向周圍。

林子裡都是又高又壯的樹乾,此時還直挺挺地立在原地,隻不過本就零星的樹葉掉的一乾二淨了。

他壓下胃裡翻湧的嘔意,撐著劍柄站起來。

望向北方,眼裡全是不可置信。

明明還有兩個月,這場地震為什麼會提前?

不等他想到是否又是史書有誤時,餘震又再次來襲。

時間回到幾日前。

清冬曆京,大雁南飛,周軍凱旋,百姓欣盼。

京城郊外,綠津山的亭子被金色樹林包裹,傳聞中的曆京三郎已聚在這裡說了好些話。

“阿珩,我聽說你近幾日與那承星閣的羅呈事走得很近,可是發現了什麼?”

自小侯爺神智清醒,太子便一直這麼叫他。

古珩聞言,神色糾結:“確實有事,雲澤原本想等事情有進展再相告殿下,可此事不小,若有殿下和兄長相助,或許能儘快解決。”

太子與左丘琅二人立馬正色,等古珩將此事細細道來。

“三月前,我與南大人在東市八方閣偶遇殿下,殿下可還記得?”

太子仔細思索著,左丘琅道:“是你在府中走丟被南大人撿到那次?”

古珩瞥了眼自家兄長,見太子神情應是回憶起來了,他繼續說道:“那晚在遇到殿下之前,我與南大人曾在承星閣樓下看到過幾個北疆織人。”

“後來,我偶遇羅呈事酒後吐言,他說那織人留了幾條預示給他。我幾次三番與他打交道,才探知其中兩條。其中一條便是北疆或在一年內因天災地動遭受重創。”

“有關天象的事,承星閣必會參與,我這幾日便都是與羅呈事在商量此事,隻不過這等天災我朝還無法預測,若我貿然請旨請求聖上驅散北疆平民,朝中必定無人敢應,也無人敢助我一臂之力。”

太子並非是喜怒形於色的人,但眼下他聽了這樣一個訊息,即便是假的,也過於震撼人心。

“殿下相信織人的能力?”

左丘琅觀察著太子的神色,問出關鍵。

“原是不信的,可我幼時遇到過一位老者,自稱是織人,讓我回城時與廖夫人同行,還說此行必定會遇到一生的貴人。”

“那位老者看起來神色嚴肅,且那時我年歲不大,就照他說的做了。”

左丘琅緊盯著太子,似是要確認什麼事。

古珩卻是立馬聯想到了他受傷時做的那場夢,太子幼時與廖夫人同行,救下了南笙與左丘荔珍。

“於是在城門口,我與廖夫人遇到了南笙。時至今日,孤可以判定,她就是我的貴人。”

太子說著,眼神愈發堅定。

左丘琅看看太子,又看看弟弟,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他接著剛纔的話題問道:“那第二條預示?”

古珩牙關緊咬,不忍說出口。

“與周將軍有關。”

太子:“原話是怎麼說的?”

古珩艱難開口:“鎮國將軍周晉壽數將儘。”

“啪嗒”,太子放下茶杯,喚來侍衛,下發護衛周將軍安全歸來的命令。

亭中三人的氣氛與剛纔天差地彆,此時心中皆懷著沉重。

半晌,太子道:“周將軍還有兩日便到京城,那織人說的話不可信,北疆一事估計也是謊話連篇。”

太子情願放下儲君金口玉言的臉麵,也不願相信這兩條預言,可是,這根刺已經紮了進去,不管不顧,終究會在某一日徹底爆發。

兩日後,舉國歡慶迎萬千將士入城。

城門大開,百姓們看到最先進來的不是那威武英勇的鎮國將軍,而是由十幾位將士共同抬著的一座棺材,最顯眼的是一位氣質肅殺的女將軍,她眼神注視著回家的路,神色難掩悲痛,雙肩被厚而沉重的木棺壓得極低,卻仍不放手地抗著她的將軍。

人群靜默下來,許多明事理的百姓皆暗自流了淚,孩童不曉得那棺材裡放著的是誰,隻記得父母說過的話,想要遠遠望一望那披了一身軍甲、勃然英姿的鎮國大英雄。

於是純真地問道:“娘,我們的大英雄回來了嗎?”

跟隨周晉多年的將士們聽言,仰著頭,努力嚥下苦澀的淚。

前進的隊伍停了下來,隻見那女將軍脫下盔帽,將早先備好的白布纏在額間,其聲音宏揚肅穆,一字一頓道:“迎,鎮國將軍周晉,歸,東曆故土。”

眾將纏布,鏗鏘有力的聲音重複著此句。

百姓錯落跪於街道兩旁,迎送東曆最偉大的英雄歸還故國。

場麵極其壯觀,可又讓人悲痛欲絕。

曆仁帝於槍皇殿得知此訊息,心臟絞痛,長病不起,下旨由太子暫管朝政。

然同日,一支軍隊秘密派往北疆,領軍之人正是左丘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