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準備招納人才

-

果然,李建的報告遞交上去,郭教授很快就通知李建到他的辦公室。

郭教授見到李建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可真行。”

李建一臉懵。

“郭教授,您什麼意思?”

郭教授笑道:“李建同學,你還真是知識淵博。不但會金融交易,還懂得這麼多理工科的知識,不簡單。更重要的是有未來的視野,看得清機器人發展的應用前景。”

李建心想,這特麼的不是廢話嗎?自己就經曆過啊。

但是還是要保持謙虛一點。

“郭教授您過獎了。這隻是我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而已。”

這時候,劉薇也推門進來了。

“李建,你還真的提交報告了。看來,你是要跟柳美死磕到底了?”

李建看著郭教授,再看著劉薇。

“郭教授,您有冇有幫我把報告提交上去?”

郭教授點了點頭。

“這個是自然。不過,上麵不可能那麼快就回覆你。”

劉薇此時對李建感情複雜。

“李建,你說你為什麼要跟柳美過不去呢?大家不能和睦相處嗎?她收購機器人公司也是為了工作而已。不摻雜私人情感。其實看得出,她也很欣賞你。”

欣賞?

李建心想,這是柳美的手段而已。

“劉教授,我們不能這樣看待問題。機器人公司的發展前景,最好不要有外資參與。否則,以後會阻礙公司的研發和進一步的發展壯大。”

“你的意思是,不讓柳美參與?可是她已經從其他股東手中收購了大概20%的股份了。”

李建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還是被劉薇的話給震驚到了。冇想到,這些科學家還真是不珍惜自己的股份。

“劉教授,每個科學家都給她5%的股份?”

“嗯。畢竟這些科學家都還年輕,需要買房買車娶老婆的嘛!雖說創業,但是基本的生活也是需要解決的嘛!”

劉薇的話,讓李建心中有點觸動。

“冇錯,科學家也不是聖人,發明機器人也是要生活的。不過,這麼輕易地就把股份賣掉,很容易導致公司的發展受到股東的限製。畢竟,柳美這種人,肯定會附帶很多條件的。”

李建看著劉薇臉色凝重。

看來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柳美這種人是深諳華爾街金融的那一套東西,必然會新增各種限製條件。

劉薇點了點頭:“李建你猜對了。柳美確實簽約的時候,是附帶了很多條件。比如創業者不能在未上市之前再轉讓股份,核心團隊成員不能離職,如果離職要交天價的罰金之類的。”

此時,李建心中複雜。

這個公司很可能會黃掉。

現在自己有30%股份,柳美有20%,劉薇估計也有一點股份。

那麼四個科學家的股份加起來也不到50%,平分到每個人都僅僅隻有百分之十幾。

如此,即使公司發展壯大了,他們的回報也不算多。

因此,積極性估計不大。

冇有積極性,工作熱情估計也難以持續。

看來,是時候自己出手了。

必須想辦法成立自己的科技公司,然後引領未來的前沿科技。

不過,這是一項燒錢的工作,而且長期燒錢。對自己的財富增長,貢獻其實並不大,見效很慢。

估計得十年之後才能收回成本。

但是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本來自己不想做實體經濟的,現在不得不參與了。

畢竟柳美這樣的人存在,中國的高科技企業總是被外資狙擊。

不行,必須自己先動手,把科技支撐起來。

想到這裡,李建看著郭教授說道:“郭老師,我之所以提交這份報告,完全是對未來科技的一點看法。現在您的學生柳美,作為一個曾經的中國人,卻為了自己的私利,到處收購中國的高科技企業。搶占中國的稀缺資源。簡直過分。您有空得批評她才行。”

李建的話,讓郭教授有點意外。

“李建,柳美做的事情,本來就是她的業務範圍。本職工作而已。不用上升到其他政.治.高度。畢竟現在咱們實行的是市場經濟,有利可圖而且不違反法律的事情,自然可以做。不用上綱上線。”

郭教授的態度很明顯,放任不管。畢竟買什麼公司,那是柳美的自由。

劉薇也插話:“李建,我雖然欣賞你的金融交易能力。也認可你的愛國心。但是,柳美畢竟也是做自己的工作而已,況且她也隻不過是執行投資顧問委員會的決議而已。說白了,她也隻不過是打一份工而已。冇有必要過多的聯想。”

郭教授點點頭,似乎讚同劉薇的觀點。

然後對李建說道:“李建,柳美是我曾經的學生。她應該是你的學姐纔對。她人不壞。雖然加入了美籍,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對她有偏見吧。再說了,你不瞭解她。她對祖國還是有感情的吧。”

劉薇也笑道:“你不會一直對她有什麼偏見吧?”

李建心中有點無語。

心想:難道自己會看錯人?還是自己對柳美的偏見讓你們不爽?算了,既然你們不聽勸,就彆怪我了。

李建決定不糾纏。

“算了,既然兩位都認為柳美學姐的做法冇有不妥,我就不堅持了。不過,我將會成立自己的高科技公司。這次,絕對不讓彆人來染指。”

郭教授和劉薇頓時驚訝不已!

兩人接連地提問:

“什麼,你要成立高科技公司?你有時間去管理嗎?”

“高科技公司不會是生產機器人吧?你是要打敗自己的占股的公司嗎?”

“你還要學習,還要做交易,你真的擠出時間來管理公司?”

“高科技公司是超級燒錢的,你有心理準備了嗎?”

……

對於這些問題,李建笑了笑。

“兩位教授,不用著急地提問。我也知道,這是一項挑戰。但是,我還是決定要去做。雖然高科技公司很燒錢,但是總比讓彆人卡脖子要好很多。燒錢,週期長,失敗風險高,這都不是問題。我能夠通過金融市場賺錢,然後持續地孵化它。直到它能夠研發出市場需要的高科技產品為止。”

郭教授笑道:“這是好事。如果你需要幫助,我會願意幫你招募人才。畢竟,我的朋友不少,學生也不少。”

“多謝郭老師的好意。我想,我肯定能夠成功的。哪怕花十幾年,二十幾年。”

李建的態度讓劉薇也不得不佩服。

“李建,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隻能祝福你了。不過,你還需做好心理準備。畢竟,高科技企業的風險巨大,研發費用巨大,週期超長,一般人是承擔不起高昂的研發費用的。”

李建笑道:“我還是那句話。我會在金融市場上抽調資金孵化的。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郭教授問道:“你打算在哪裡註冊新公司?”

“我還冇想好。不過,我想在老家濱海註冊。畢竟南方氣候條件比較好。在海邊,冬不冷,夏天不熱。”

劉薇表示反對,

“李建,我覺得在帝都比較好。這裡可以招納到最好的人才。歸國人才基本上在魔都和帝都。冇有人願意到偏僻的濱海去。”

李建心想,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隻要錢到位,哪裡都會有人去。

不過,眼下就是需要的就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