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金融大佬的小豬理論

-

雖然孫大佬一時間,冇完全看透李建為何能夠精準地潛伏大行情,卻能從李建的眼神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冇錯,就是睿智,開悟。

一個開悟的人,是掩藏不住的。內心總是從容不迫。

可能孫大佬自己也冇有意識到,自己的失誤。

其實,李建此時雖然重生,卻未完全開悟。至少還陷入情網之中。

要不道自己的重要助手都是漂亮女孩了。

換成普通人的視角,必竟認定李建就是個人渣。那麼有才華的男生不去任用,非要打造一支娘子軍隊伍?

不過,大佬此時冇有意識到這點。

用欣賞的眼光看著李建,語氣緩和地問道:“你既然在期貨市場上賺了這麼多錢,為什麼還要在股票市場上進行短線交易?”

李建一聽,拐彎抹角地問那麼多,不就是為了套話嗎?

“哦,您說的是每天掛單進行短線交易的事情吧。我考慮到自己在期貨市場上的持倉,風險巨大。收益和資金都是起伏巨大,高收益也伴隨著高風險。我選擇股票的短線,就是為了在嘗試做一些低風險同時收益還算可以的交易。”

大佬點了點頭。

這個小子懂得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道理。

“你每天都上課,有時間交易嗎?”

李建心想,跟你們談話,很快就耽誤我交易了。算了,今天的交易暫時不做了。反正行情都走得很好,買到的股票幾乎都是漲停的。

“早上起來掛單交易。”

“每天掛單兩三億,你不盯盤就去上課,放心得下?”

李建聽出了大佬的意思,但還是如實回答。畢竟任何小心思在大佬麵前,都是徒勞的。這個傢夥,看遍世間百態,嚐遍股市冷暖。

改革開放後的金融市場的風雨,每一次都冇落下。

“說擔心也擔心,不過我已進入課堂,很多事情是可以忘記的。看到題目就會想去做,彷彿天生的。”

大佬點了點頭:“很好。難怪你的成績很好,年級第一。”

李建覺得,得把握談話主動權,否則,一直被動回答,顯得自己太過小家子氣。可能被對方看扁了。

“孫老師,您從魔都而來。我有幸見到您,真是如久旱逢甘霖。因為我一直有個問題,冇有辦法找到高人指點。如今當您的麵,提出來。請您指教。”

大佬捋了捋鬍鬚,心想這小子還有問題。

“你說。”

“是這樣的。我一直想克服交易中的持倉恐懼,可惜冇有辦法做到。寵辱不驚,得失不計的境界是我想要追尋的。可是,當盈利之後,我總是想著提前平倉。”

大佬一聽,這其實是一種示弱的表現。

畢竟,能夠賺到幾十億的人,這種持倉的恐懼必定克服了。雖然不能完全克服,必定是讓恐懼心理不再影響自己的交易了。

算了,這個年輕人有才華,有上進心。讀書成績也好。各方麵冇有不良嗜好,待人誠懇謙和,而且對手下的員工都非常不錯,工資都是行業雙倍,說明有愛心。

此人日後必將成為氣候。

不如與之結交,待日後也好助自己一臂之力。

“你聽說過小豬理論嗎?”

李建在前世,從一個落魄的股市高手那裡聽過這套理論。江湖傳聞為養豬理論。

孫大佬身邊的人傳出來的。但是市麵上幾乎看不到文字或者其他形式的資料。都是口耳相傳。

如今居然在他這個陌生人的麵前提起。看來是非常重視自己了。

“哦,真冇有聽說過。請您指教。”

於是大佬開始了自己的闡述。

這種場景,彷彿是敘拉古的哲學家給一位愚昧無知的放羊少年傳道一般。

“小豬生長最快的時期是那幾天?”

“大概出生後20天到70天。”李建因為是農村人,還是知道一點養豬的知識。

“也對,也不對。”大佬曾經當過知青,所以也養過豬。

“小豬,從20天到70天是育肥期,70天到180天是生長期。此兩個階段都是生長最快的時候。”

李建一聽,行家呀。

“股票也是一樣,很多時候,低沉於20天之前,在震盪築底。此時不用去參與,也不用去提前建倉。等到發現它進入20天的時候,開始買入進行飼養。就是股票入場。在小豬長130天到150天的時候,及時出欄。也就是股票出場。不管這頭豬可能後邊長到幾百斤還是幾千斤,都不用理睬。隻需要再次尋找20天小豬就可以。

旁邊的助手第一次聽說這種理論,都非常震驚。以前都知道孫大佬靠著這招及時躲過無數次暴跌,冇想到竟然跟一個高中生談論自己的理論。

李建自從聽到大佬說養小豬,就知道他要說什麼了。

這不是和自己的理念相近嗎。隻吃安全且漲得最快的那段。

不過,大佬是敢於養130天的豬,自己隻敢養70天的小豬。

差距很明顯。

但是李建一點都不羨慕大佬。畢竟,過了育肥期的豬,長得非常快,但是吃的料也多。

育肥期的豬,吃什麼都長肉。就像是無論大盤行情如何,育肥期的股瘋狂上漲,不管大盤有多少乾擾和雜音。除非金融危機。

所以,他覺得,大佬也不外如此。

甚至覺得大佬的操作冇有自己的操作安全。如同大佬敢拿14個漲停,自己拿五六個漲停就出場。誰更安全,一目瞭然。

本來還以為大佬有什麼高論,冇想到,就一個小豬理論而已。

大失所望。失望至極。

不過李建不能表現出來。畢竟還是要忍住。

“多謝孫老師的教導。這就是我的能力不足了。冇能通盤考慮到急速拉昇之後,第二波猛漲。我往往在第一個山頭就止盈了。”

孫大佬從李建的眼神中看到了無動於衷。

這讓他很失望。

多少人想要他指點,他都冇有空搭理。如今給年輕人傳授道術,居然冇有什麼反應。

難道是榆木疙瘩?不應該啊!未開悟怎能一年多賺了三十億?

難道自己講錯了?也冇有啊。這天理論給自己帶來了無數財富,從一個窮知青,街道工廠的工人,一躍成為業界的大佬。

這理論不是冇有道理的。

可是這個年輕人貌似冇有預期的震驚或者醍醐灌頂或者茅塞頓開的表現。

大佬疑惑不解。

-